醫用矽膠球囊在骨科的醫用
2023年4月11日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,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病人越來越多。傳統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臥床休息、藥物鎮痛、支具外固定等, 極易導致骨質進一步脫鈣疏鬆,形成惡性循環。而開放性的手術治療也因患者骨質疏鬆和全身情況差而受到限製。近年來,新的微創技術 ,如椎體成形術和後凸成形術相繼問世,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展 , 獲得了令人鼓舞的療效 , 為老年骨質疏鬆椎體壓縮骨折的治療開辟了 一條全新的途徑。經皮椎體成形術 (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, PVP) 是近年來發展很快的一項微創介入治療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的 新技術 , 即在影像係統引導下經皮向椎體內注射一定量的骨水泥等材料 , 起到增加椎體強度、防止塌陷、止痛等作用。但 PVP 難以恢複 椎體的高度和改善後突畸形,且易引起骨水泥滲漏。目前又出現了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(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, PKP) ,即經皮及 椎弓根先將可膨脹性骨球囊置入椎體 , 球囊膨脹擴張 , 骨折椎體複位 , 在骨折椎體內製造一個安全有效空間 , 放氣後退出球囊並低壓下注 入骨水泥。 PKP 能矯正脊柱後凸畸形 , 減少術後疼痛;低壓下注入骨水泥 , 減少骨水泥漏出。用於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的醫用球囊多為順應性 球...
[內容詳情]